內經在確立治則後具體提示了治療理法, 其大體可分爲四種理法. 首先, 應根據邪氣侵入之深淺, 傳變之順序, 病位之表裏, 詳查其陰陽表裏內外而分别施行各自不同領域的治療;對於有無表病或裏病的診斷問題上, 一般當先查表病之有無. 其次, 強調了隨陰陽盛衰而顯現變化的寒熱溫涼症候的調節, 而寒熱的具體情況又有虛實之分, 故當詳查具體病症的陰陽虛 實情況. 同时, 还提示了在扶正祛邪治則下施行補瀉之法的具體方法, 其中補法用於正氣(氣血)虛的情況, 瀉法則用於邪氣實的情況. 具體的讲, 補法包括補氣, 益血, 滋陰, 壯陽等法, 瀉法包括通氣, 散火, 逐水, 開鬱等法. 另外, 尚有正治法與反治法, 正治法用於病性與藥性相逆的病症, 屬於比較單純的情況, 而反治法則用於藥性與病之假象相 從的病症, 屬於病情比較複雜和嚴重的情況, 但二者皆以把握病情的本質, 除去根本病因爲目的, 故皆屬'治病求本'之治療原則 下的治療理法. 綜合"內經"所提示的治療理法, 可看出在諸多辨證方法當中首重陰陽, 表裏, 寒熱, 虛實之八綱辨證. 對此, 李梴在"醫學入門 雜治賦"中談道: "百病難逃乎八要, 經曰病有八要, 不知其要, 病將安去. 表裏寒熱虛實邪正而己." 而程國彭在"醫學心悟 寒熱虛實表裏陰陽辨"中亦說道: "病有總要, 寒熱虛實表裏陰陽八字而已. 病情旣不外此, 則辨症之法, 亦不出外. "可見二人都在強調和說明"內經"的治療理法.